手机版 暖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中国 武术、武艺、国术如何区分?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7-08 16:30:45    

自古以来,“武术”一词基本处于不断更替的状态, 而近代只有武艺、武术、国术三个词。

全唐文补遗·山西卷》有两处出现了“武术”一词。

大周故从善府旅帅上骑都尉董君(师)墓志铭并序》,这个墓志铭是“天授二年(公元691年)岁次辛卯正月戊辰朔五月壬申记”:董师“君弱龄好古,状发勤书,王粲横戈,俄从武术。班超入幕,忽预兵钤。”

唐太原郡夫人太原郡王氏墓志铭并序》,这个墓志铭是由“盍时署国子监庆文馆进士”习军撰书并篆:“原夫执君子之风猷,合班超之武术,守职为政。”

这两处的“武术”,具有军事、战争、谋略和文物结合的宽泛意思。这是国内迄今为止,最先公布的两份珍贵史料。

在唐以后的宋元明各代多使用“武艺”一词。

清末的“武术”又取代了“武艺”, 清人徐珂辑撰的《清稗类钞·战事类》中“冯婉贞胜英人于谢庄”记载:咸丰庚申(1860年)英法联军自海入侵,京洛骚然……中有鲁人冯三保者,精技击。女婉贞,年十九,姿容妙曼,自幼好武术,习无不精。清末的“武术”又取代了“武艺”,它不仅是“术”与“艺”两个字的变更,更重要的是武术功能由军事向体育的转型。另一个动因来自于西洋火器的输入,大大降低了武术的军事实用价值,而凸显体育的功能。这种功能上的转型体现了近代武术与古代武术的本质差异,并成为我们研究近代武术史的逻辑起点。

辛亥革命以来,“武术”一词多了起来。例如:1911年青岛成立了“中华武术会”组织;马良组织编写了《中华新武术》教材;1917年北京创立了“武术传习所”,同年,由吴志青等人筹备组织了“上海中华武术会”;1923年在上海举行了“全国武术运动大会”;1926年正式定名为“中国武术”。

“国术”一词的出现。最早见于唐豪的《武艺图籍考》。1927年中央国术馆成立,并采用了“国术”一词。张之江之所以将“武术”改为“国术”,其意在于与国文、国医、国画、国乐等相提并论,既是国粹,又是国宝。就其文化含量而言,明显地得到了提升,使得长期处于文化底层的武术,终于取得了应有的地位,并登上民族文化的大雅之堂。现代人研究认为:“‘国术’是一个综合概念,是国民政府对民族体育的官方称谓。张之江所倡导的‘国术’,并不是一个单一的运动项目,而是一个以徒手与器械的格斗竞赛为核心的民族体育体系。”不仅如此,“‘国术’的结构是多元的,它包括了传统武艺遗存在民间的多个独立项目。有拳械套路表演,有徒手和长短器械格斗项目,又有自古以来与武术相辅相成的民族摔跤纳入其中,还包括了与传统武艺有密切关系的射箭、弹弓、毽子和力量测试等项目。这些项目都是各级国术馆训练与传播的内容,也是学校国术活动的内容”。 “国术”名称一直沿用至解放前。至今港台地区及东南亚一带,仍称武术为国术。这种称谓与当时“国术馆”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正式用“武术”一词。1952年6月24日,荣高棠先生在《为国民体育运动的普及和经常化而奋斗》报告中,运用了“武术”一词。1954年第44期《新体育》中解释:“为什么不能叫国术?‘国术’一词,概念模糊,如果武术可以称‘国术’的话,那么我国固有的艺术和技术,如雕塑、绘画、音乐、刺绣、针灸……都可以称‘国术’。只笼统地把武术称为‘国术’,显然不够确切。”如果用现代的观点看国术,一是局限于本国,二是分不清哪国,缺乏科学性。1958年9月8日在北京举行了全国武术运动大会,其后成立了中国武术协会。

“武术”一词真正显现其本来面目。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