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8-02 08:31:25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府驻德令哈市,是青海的8个地级行政区之一,地处青藏高原北部、青海省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辖区总面积32.58万平方千米;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辖3个县级市、3个县:德令哈市、格尔木市、茫崖市、都兰县、乌兰县、天峻县,另有大柴旦行政区,管理自治州直辖的柴旦镇、锡铁山镇;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驻德令哈市乌兰东路16号。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市常住人口为468216人。2022年,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42.6亿元。车辆牌照代码为青H。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图
海西历史悠久。古为西羌地,两汉时辖境东部为先零卑禾等羌人部落活动范围,西部属“若羌国”。汉平帝元始四年(4年),王莽置西海郡,辖境东部属之。王莽末郡废,复为羌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是青藏高原的衢地,南通西藏,北达甘肃,西出新疆,处于青甘新藏四省区交汇的中心地带,也曾是通往西域的古“丝绸之路”辅道。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区图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境域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环抱着的柴达木盆地为主体,盆地海拔2675-3200米,四周高山海拔3500-4500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盆地从边缘至中心依次为高山、丘陵、戈壁、平原、湖沼5个地貌类型,呈环带状分布,可划为3个大地貌区、7个中地貌区,23个小地貌区。
从成因上分主要有构造地貌、流水地貌、湖泊地貌、冰川地貌、冰缘地貌、风成地貌、黄土地貌、夷平面、喀斯特地貌、重力地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共有大小河流160余条,流域面积大约500平方公里,常年有水的河流有40余条。多年平均径流量超过一亿立方米的河流有那棱格勒河、布哈河、柴达木河、疏勒河 、格尔木河、鱼卡河、呼伦河、乌图美仁河、党河、沱沱河、哈勒腾河、巴音河、木里河、 诺木洪河、塔塔棱河、察汗乌苏河等16条,流域面积近30万平方公里。
德令哈市
- 德令哈市,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辖县级市,为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位于青海省北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北部,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宗务隆山东南麓,属高原大陆性气候,毗邻5个县(自治县)。“德令哈”系蒙古语“阿力腾德令哈”音译,意为“金色世界”。 据《中国地名辞源》:该市四周环山,中部坦荡辽阔,系祁连山北麓山间盆地得名。德令哈市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北边缘、宗务隆山东南麓,属祁连山—阿尔金山区与柴达木盆地的交错过渡地带,一般地形坡度2—5%,地形北高南低,境内平原、丘陵及高山交错分布,地形条件较为复杂。其中,中南部地势相对平缓,适宜农业发展。辖区总面积2.77万平方千米;德令哈市辖3个街道、3个镇、1个乡:河西街道、河东街道、火车站街道、尕海镇、怀头他拉镇、柯鲁柯镇、蓄集乡;市人民政府驻格尔木西路16号。截至2021年末,德令哈市户籍总人口73223人。2022年,德令哈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9亿元。
格尔木市
- 格尔木市,格尔木市位于青海省西部,柴达木盆地中南边缘,隶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全部辖区由柴达木盆地区和唐古拉山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地域组成。柴达木盆地区是市区的主体部分,位于柴达木盆地西南部,南依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东与都兰县接壤,北部是大柴旦和茫崖行政区,西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若羌县交接,东西长450千米,南北宽225千米。唐古拉山区位于柴达木盆区之西南方向,南部、西南部与西藏自治区接壤,东部、北部和玉树藏族自治州相邻,距格尔木市区425千米,东西长293千米,南北宽173千米,面积47540.08平方千米。1980年6月,格尔木撤县改市。“格尔木”是蒙古语译音,又译作高鲁木斯、郭里峁、噶尔穆,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是青海连接西藏、新疆、甘肃的战略要塞和中国西部的交通枢纽,青藏、青新、敦格三条公路干线在此交汇。辖区总面积119263平方千米;格尔木市辖5个街道、2个镇、2个乡:昆仑路街道、黄河路街道、河西街道、西藏路街道、金峰路街道、郭勒木德镇、乌图美仁乡、唐古拉山镇、大格勒乡;市人民政府驻八一东路001号。截至2022年底,全市常住人口22.31万人。2022年,格尔木市地区生产总值(GDP)446.45亿元。
茫崖市
- 茫崖市,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地处青海省西北边陲,柴达木盆地西缘,茫崖市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茫崖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山重峰叠的阿尔金山雄峙其北,白雪皑皑的阿喀祁漫塔格山高耸其西南,形成山盆相间的地形格局。除北部阿哈提山,西南部阿喀祁漫塔格山海拔高度在3800米以上外,约占全区总面积80%的盆地区海拔高度在2689~3800米之间。茫崖市辖区内野生动物足有100多种,其中国家级一级保护动物有17种、二级保护动物24种。藏羚羊、野牦牛、藏野驴、棕熊、黑颈鹤等珍禽稀兽,在尕斯湖畔、昆仑山腹地繁衍生息。汉代,茫崖一带属若羌国,2018年12月27日,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正式挂牌。辖区总面积4.99万平方千米;茫崖市辖3个镇:花土沟镇、冷湖镇、茫崖镇;市人民政府驻花土沟镇民族路60号。截至2020年,茫崖市常住人口为18856人。2022年,茫崖市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108.9亿元。
都兰县
- 都兰县,隶属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东南部。都兰(蒙古语意为“温暖”)。以汉族为主,还有藏、蒙古、回、土等少数民族。县人民政府驻察汗乌苏镇,距州府德令哈市205公里,省会西宁市428公里。都兰县地处柴达木盆地东南隅,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全境可分为汗布达山区和柴达木盆地平原两种地貌类型。戈壁、沙漠、谷地、河湖、丘陵、高原、山地等地形依次分布。辖区总面积平45270平方千米;都兰县辖4个镇、4个乡:察汗乌苏镇、香日德镇、夏日哈镇、宗加镇、热水乡、香加乡、沟里乡、巴隆乡;政府驻地察汗乌苏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都兰县常住人口为68273人。2022年,都兰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58.91亿元。
乌兰县
- 乌兰县,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中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和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与都兰县相连,西接德令哈市,北与天峻县交界。乌兰县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形成波浪形狭长倾斜走向,四周环山,中间平坦,属山间盆地,平均海拔4000米。海拔在4500米以上的高山终年积雪,形成独特的平顶冰川。乌兰地形地貌复杂,山川中夹杂着各类盆地。南北大山的褶皱,将县境切割成茶卡盆地、希赛盆地和卜浪沟盆地三个闭流性山间盆地,希赛盆地是海西地区绿洲农业主要发展区之一。期间又形成铜普山和布赫特山,使全县形成交通上相互连接而在地理上相互封闭的内陆地域。辖区总面积12858.16平方千米;乌兰县下辖4个镇:希里沟镇、茶卡镇、柯柯镇、铜普镇,另有1个海西州莫河畜牧场;县政府驻希里沟镇。2022年初,全县户籍总人口34658人。2022年,乌兰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40.98亿元。
天峻县
- 天峻县,隶属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天峻县,是海西州唯一的牧业县,煤炭和畜牧业是主要产业。因境内的环青海湖十三名山之一的“天峻山”音译而来。在这里西王母文化为代表等多民族聚居、民族文化大融合的民俗特点十分浓郁。地处青海省东北部,青海湖西侧,祁连山南麓,柴达木盆地东部,东邻祁连县、刚察县,南接共和县、乌兰县,西毗德令哈市,西北与甘肃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为界。天峻的地形可概括为:六大水、五大山、丘陵沟谷间平原,大小河四十三,湖泊沼泽连冰川;中部高,两头低,东南宽西北窄,形似楔;海拔高,天峻县最高海拔5826.8米,最低海拔2850米,相对高差近3000米,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截至2010年,天峻县矿产资源有煤、硫磺、石灰石、石棉、云母、石膏、冰洲石、芒硝、岩盐、高岭土、铅锌、铜、黄铁、金等。辖区总面积2.57万平方公里;天峻县下辖3个镇、7个乡:新源镇、木里镇、江河镇、快尔玛乡、舟群乡、织合玛乡、苏里乡、生格乡、阳康乡、龙门乡;政府驻地新源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天峻县常住人口为2.3万人。2022年,天峻县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22.28亿元。
大柴旦行政区在海西州的位置
大柴旦行政区,是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下辖的县级行政管理区,柴旦行政区位于青海省西北部,地处柴达木盆地北缘。东部自科克希里山脉的羊肠子沟山顶与德令哈相连;南部自达布逊湖北堤至西台吉乃尔湖与格尔木市接壤;东南部自埃姆尼克山西段至达布逊湖北堤与都兰县相接;西部自当金山口经赛什腾山中部,西台吉乃尔湖西岸与冷湖镇分界;北部自当金山口经党河南山西段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毗邻。大柴旦行政区东西最大直线距离250公里,南北最大直线距离210公里。辖区总面积为2.10万平方公里;大柴旦行政区辖2个镇:柴旦镇、锡铁山镇;区人民政府驻柴旦镇。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大柴旦行政区常住人口为16405人。2022年,大柴旦行政区地区生产总值(GDP)完成56.02亿元。(非行政区)
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政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