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暖百科
大部分女性去做妇科检查前,总得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第一是担心自己有严重的妇科问题;第二是因为妇科检查很私密,免不了有些难为情;第三是因为医生会问一些涉及隐私的问题,比如:
是否有男友/老公?是否有性经历?有没有生育史或流产史?……
不是每个人都能内心毫无波澜地和医生探讨此类问题,有些第一次去做妇科检查的人,还会因此误会医生:“啊这个医生好八卦的!做个检查还问东问西!”在此替医生喊个冤。这些答案其实很重要,一定要诚实作答,因为关乎他们对检查方式的选择和对病情的判断。而且坦率来讲,确实有些疾病和性生活相关,有性行为的人应该更注意。
01、阴道炎
这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阴道分泌物排出量、颜色及气味有变化,还伴随瘙痒、灼烧感、异常出血、尿频尿痛、性交痛等症状。造成阴道炎的原因有很多,根据不同病因,又分为滴虫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霉菌性阴道炎、萎缩性阴道炎、婴幼儿外阴阴道炎5种。如果性生活改变了阴道内pH值,或性生活频繁,或有多个性伴侣,又或者经历了不洁性生活,都有可能导致阴道炎的发生,尤其是滴虫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
性生活是滴虫阴道炎的主要传播方式,滴虫通常寄生在男性的包皮褶皱、尿道或前列腺里,但并不会表现出任何症状,此时男性就成为感染源,能在无保护措施的情况下,让性伴侣反复感染。如果与滴虫阴道炎患者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健康男性有70%的概率会发生感染。所以,滴虫阴道炎也是众多阴道炎分类中唯一需要男女共治的。一部分霉菌性阴道炎患者是通过性接触被传染的,比如与携带霉菌且没做包皮环切的男性发生无套性关系。这种病比较难缠,杀灭霉菌需要一段时间,如果不配合或用药剂量不足、治疗时间过短,很可能反复发作。所以,对于初次患上霉菌性阴道炎的患者来说,彻底治疗极为重要。
02、宫颈炎
有了性生活之后,90%的女性都会患上不同程度的宫颈炎。但是别害怕,大部分宫颈炎不需要治疗,一方面是因为没有明显症状,只是偶尔有白带增多、白带粘稠的症状,另一方面是因为宫颈炎其实是身体的自我保护。宫颈是给子宫“看大门”的保安,要阻止阴道本身和性生活带来的病原体进入宫腔。宫颈只能将这些病原体的炎症细胞及因子安排在自身表面,以此抵抗外来病原体,这样直接让宫颈处于炎症状态。
宫颈炎也并不会变成宫颈癌,前者是炎症,就算变得再严重,也只是炎症,而后者则与HPV高危亚型持续感染强相关。有些不良诊所、不正规医院会用“宫颈炎可能恶化”的说辞,吓唬前来咨询的女性朋友。大家要擦亮眼睛,拒绝过度治疗,防止过度治疗破坏宫颈自我防御和微环境。
03、感染HPV(人乳头瘤病毒)
HPV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两种。低危型会引起肛周皮肤、生殖器周围皮肤、尿道口等部位长疣,很多抵抗力强的人其免疫系统会自动清除。而如果感染了高危型HPV病毒,却没接受过任何筛查、治疗,病毒就会长期、持续地潜伏在体内,最终引起恶变。宫颈癌,口腔癌、肛门癌、阴茎癌、前列腺癌等都与高危型HPV病毒持续感染强相关。
性行为是感染高危型HPV病毒的主要途径,且由于病毒会疯狂复制,因此哪怕只是短暂性接触,都有可能感染。2020年11月17日,世卫组织正式启动了《加速消除宫颈癌全球战略》,计划通过接种疫苗、定期筛查、及时治疗3种方式的组合拳,在2030年让所有国家走上消除宫颈癌的道路。
04、性传播疾病
即通过性接触传播乙肝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细菌、真菌、螺旋体、原虫、寄生虫等病原体而导致的一批疾病,比如乙肝、梅毒、淋病、尖锐湿疣、艾滋病、软下疳等。这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大部分集中于生殖器及周围组织,还伴随发热、高烧、腹泻、异常出血等症状。如果生殖器、外生殖器、肛门等处有水疱、丘疹、糜烂或溃疡,且有异常分泌物,并伴随瘙痒、灼烧感或压痛感,一定要尽快去医院。
阴道炎:不注意私处卫生、内衣裤清洁不到位、滥用抗生素、抵抗力差等,都能导致阴道炎。
宫颈炎:流产、分娩,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大肠杆菌等,会诱发宫颈炎。
HPV:一部分HPV感染者是通过接触其他患者用过的衣裤、床单、被罩、洗浴用品等而感染。
性传播疾病:母婴传播、血液传播、生活接触、环境等都是致病原因。
1. 拒绝无套性行为和不洁性生活,事前清洁,戴好套套。
2. 避免多个性伴侣和过频性生活。
3. 每天认真清洁私处,慎用私处洗护产品、沐浴露等,以免破坏阴道微环境而患病。
4. 内衣裤换下后清洁干净,并做好通风与晾晒,每半年至一年更换一次。
5. 定期做妇科检查(1-2年一次)和HPV筛查(有性生活史的每年做一次,连续三年检查为阴性的话,改为每三年检查一次)。
6. 不久坐,多喝水,少熬夜,少生气。
7. 出差或旅行时,可以携带自己的床单、毛毯、枕巾等隔开酒店用品,尽量不用酒店毛巾和浴巾。
8. 如果共同居住或密切接触的亲友中,有人患上此类疾病,可以去医院做个检查。
9. 如果身体出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并配合治疗。
很多女性因为难为情或在乎他人眼光,在妇科出现问题时能拖就拖。疾病就是疾病,应该被正视,医生的询问也是为了更好地诊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