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暖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1月1号什么节日?它的来历和习俗介绍

793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1 22:46:58    

元旦,即公历的1月1日,是世界多数国家通称的“新年”。元,谓“始”,凡数之始,也即是万物的开始称为“元”;旦,谓“日”;“元旦”即“初始之日”的意思,指的是每年公历新年的第一天。尽管“元旦”一词与新年有着悠长的历史渊源,但“元旦”代表公立新年的第一天在我国其实只有73年的历史。

元旦的由来

在我国历史上,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中,“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意思是:颛顼下了孟夏正月,每年的第一个月的第一天为元旦,这里的颛帝就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一颛顼。


元旦的传说

尧舜时期,尧天子在位时勤政于民,为百姓办了很多好事,很受广大百姓爱戴,但因其子无才不太成器,他没把“天子”的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传给了品德才能兼备的舜。尧对舜说:“你今后一定要把帝位传交好,待我死后也可安心瞑目了。”后来舜把帝位传给了治洪水有功的禹,禹亦像舜那样亲民爱民为百姓做了很多好事,都十分受人爱戴。后来人们把尧死后,舜帝祭祀天地和先帝尧的那一天,当作一年的开始之日,把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或“元正”,这就是古代的元旦。

而在汉朝之前,正月的时间常跟随朝代的更替而变化,但原则上仍是以每年的第一天为元旦:如夏代以正月初一为元旦,但商代以十二月初一为元旦,而周代又以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以十月初一为元旦。

直到汉朝,汉武帝太初元年,司马迁创立了《太初历》,这才又以正月初一为元旦,和夏代划定一样,所以又称“农历”,从此历代不改,这个立法也一直持续到了清朝末年。

公元1912年,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并不称为“元旦”。1912年1月13日,孙中山发布《临时大总统关于颁布历书令》,责成内务部编印新历书,随后规定把农历的正月一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第一天。为区别夏历和公历两个新年,又鉴于夏历正月初一恰在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的前后,因此便把夏历正月一日改称为“春节”,公历1月1日定为新年的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从此,元旦便成为了全国人民的欢喜节日,至今已有73年的历史。

元旦的习俗

元旦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如何庆贺这个节日,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风俗习惯,有许多还相传至今。

历代王朝都在元旦举行庆贺典仪祈祀等活动,如祭诸神祭先祖,写门对挂春联,书写福字、舞龙灯。民间也逐渐形成祭神佛、祭祖先、贴春联、放鞭炮、守岁、吃团圆饭以及众多的“社火”等娱乐欢庆活动。

此外,中国古代元旦饮食丰富多彩,《荆楚岁时记》的记述就是集中体现。南朝时荆楚元旦拜贺毕,接着是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táng)、五辛盘、各吃一个鸡蛋。其中有桃汤、饮料、食品,还有药物等,一应俱全,各有其特殊含义。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