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暖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古代信佛的帝王,结局却很凄惨,修佛究竟是为了什么?

31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2-22 15:20:38    

自佛教传入中国后,便与政治和皇室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历史上,有很多皇帝积极推行佛教,比如隋文帝杨坚、一代女皇武则天、明太祖朱元璋、清世祖顺治等。当然也有很多皇帝反对佛教,甚至发动了大规模的灭佛运动,最为著名的便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北周武帝宇文邕、唐武宗李炎和后周世宗柴荣这四位皇帝,史称“三武一宗灭佛”。

不论是大力推行佛教,还是发动灭佛运动,很多时候皇帝们都是出于政治需要。佛教和中国政治之间的关系,大体上是经历了一个由弱及盛,又由盛及衰的漫长过程。

所以,即便是在大力推行佛教的皇帝里面,真正信佛的人其实也并不多。不过,在我国的历史上,却是有一位皇帝,信佛信的发疯,最终却被叛军攻进皇城,饿死狱中。

那这到底是哪位皇帝呢?他的一生又有怎样的传奇呢?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江南春》,相信大家都听过,很多人甚至能背诵。光看诗的后半部分,脑海里就能勾勒出一幅佛寺林立、亭台楼阁、烟雨迷蒙的佛国仙境的景象,并且地点是在江南。

为什么要说这首诗呢?因为这首诗描写的场景,就是咱们要讲的这位皇帝统治下,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看到这里,很多人已经能猜出来了,历史背景是南北朝时期,而我们的主角便是梁武帝萧衍。

萧衍的前半生可谓是顺风顺水。首先,萧衍的出生不错,用现在的词形容就是一个含金量很高官二代。他的父亲是齐高帝的族弟,身居高位,所以说他的出生非常好。其次,萧衍本身也很出色,从小便好学上进,步入仕途后,也非常努力,可谓是平步青云。

萧衍创立梁的方式,其实和赵匡胤建立宋差不多,也是手握兵权之际,取齐而代之。萧衍在即位后,刚开始还是非常勤政的,俨然一个明君的形象。可到了后半生,萧衍的所做所为却和之前大相径庭,那他到底做了些什么呢?

一、四次出家,成为历史上最信佛的皇帝

皇帝出家,大家是不是首先想到的就是顺治皇帝呢?不过,梁武帝萧衍的这个出家,可爱顺治帝疯狂多了,梁武帝曾四次出家。但国不可一日无君,每当他出家的气候,大臣们都会请他还俗,不过按照当时的习俗,出家以后想还俗,是需要花钱的。这前前后后花的钱,那是不计其数啊。

二、大修寺庙,推广佛教教义

梁武帝时期,通过建寺、布施等方式,大力支持佛教的发展。不仅如此,他还写了《断酒肉文》和《与周舍论断酒肉敕》,主要强调断禁肉食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规定“不杀生”的观念,并严令僧尼们一律遵守。所以,佛教徒吃素的戒律其实是自梁武帝才开始的。

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个小插曲,这个故事很有意思,从一个侧面就能看出梁武帝的佛学造诣很高,也能看出佛教的核心思想。梁武帝在位时,会见过佛教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这个人可以说是人尽皆知,不过呀,很多人知道他,不是因为其佛学造诣,而是因为金庸。这个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来到中国后,为了传法,所以去见了梁武帝。梁武帝问了达摩祖师几个问题。原文怕大家不懂,我简单一点,直接翻译过来讲一下。

梁武帝问:“朕一生所有造寺、度僧、写经,不可胜数,弘扬佛法,应该算有什么功德?”

摩却回答:“没有功德,因为你所做的事情,抱有目的,其起源仍是烦恼而生的因缘,所以功德也就如同影子随着形体,看起来虽有,实则没有。”

梁武帝又问:“那如何是真实功德呢?”

达摩回答:“清净的智慧,微妙圆融,本体空寂,这样的功德,才是真功德。”

梁武帝又问:“什么是佛祖圣人的第一义呢?”

达摩却说:“这个世界廓然浩荡,本来就没有什么圣贤。”

梁武帝听了有些生气,又问:“那我面前这个人又是谁?”

达摩却说:“我不认识。”

梁武帝当时无法理解达摩所说的这种“一切皆空”的禅学思想,所以达摩不辞而别,渡江去了北魏。不过,后来梁武帝悟透了之后懊悔不已。

从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看出梁武帝信佛那是真信,不是那种迷信,而是在潜心修佛。从达摩祖师的回答,也可以看出佛教教义的核心“空”。

好了,言归正传。那既然梁武帝如此崇佛,他的结局如何呢?

这样一个虔诚的皇帝,他最后的结局却不好,“侯景之乱”发生后,梁武帝最终被囚禁起来活活饿死了。

梁武帝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拜佛、信佛、学佛不能保佑我们升官,更不能保佑我们发财,甚至连平安都保不了,但是佛能带给我们的,是一颗平静安宁的心,修佛即修心。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