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暖百科
在历史的长河中,
曾出现过很多书法大家,
他们的作品之所以获得美誉和流传千古,
不仅是因为字写得漂亮、写得有神韵,
我们还能看到书法家们真实情感的流露,
让我们后世在“大饱眼福”的同时,
也能从中感受到浓浓的时代精神。
书法家数不胜数,
今天,
在这里为大家推荐的是:
“公认的历史上十大书法家”,
他们在书法历史上
具有很强的代表性和深远的影响力。
话不多说,
下面我们便一起进入正题吧!
一、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年, 一作321年—379年),
汉族,字逸少,号澹(dàn)斋,
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其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
精研体势,心摹手追,
广采众长,备精诸体,冶于一炉,
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
其风格平和自然,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
代表作品有
楷书《乐毅论》、《黄庭经》、
草书《十七帖》、
行书《姨母帖》、《快雪时晴帖》、《丧乱帖》、
行楷《兰亭集序》等。
其中,
王羲之书写的《兰亭集序》为书家所敬仰,
被称作“天下第一行书”。
在书法史上,他与其子王献之合称为“二王”。
· 王羲之《黄庭经》局部
· 王羲之《乐毅论》局部
·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二、颜真卿
颜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
字清臣,小名羡门子,别号应方,
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
祖籍琅玡临沂(今山东临沂)。
秘书监颜师古五世从孙、司徒颜杲卿从弟,
唐代名臣、书法家,
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为“楷书四大家”。
颜真卿的真书雄秀端庄,用笔浑厚强劲,
大气磅礴,多力筋骨,具有盛唐的气象。
他的行草书,遒劲有力、真情流露,
结构沉着,点画飞扬,
在王派之后为行草书开一生面。
颜真卿的行书遒劲郁勃,
这种风格也体现了大唐帝国繁盛的风度,
并与他高尚的人格契合,
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
故而被后世誉为“天下第二行书”。
颜真卿传世作品以碑刻最多,
楷书有《多宝塔感应碑》《麻姑仙坛记》
《东方朔画像碑》《颜勤礼碑》
《颜氏家庙碑》等,
行书有《争座位稿》,
书迹有《自书告身》《祭侄季明文稿》。
其中《颜勤礼碑》比较端庄遒劲,
但笔画细瘦和其他碑刻不大一样。
《颜氏家庙碑》,书法筋力丰厚,
是他晚年的得意作品之一,
与其早年时期的作品相比更加浑厚大气,
乃晚年之代表作。
· 颜真卿《郭虚己墓志》局部
· 颜真卿《多宝塔》局部
· 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
三、柳公权
柳公权(778年—865年),
字诚悬,汉族,
京兆华原(今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
唐代著名书法家、诗人,兵部尚书柳公绰之弟。
柳公权二十九岁时进士及第,
早年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并入李听幕府。
于穆宗、敬宗、文宗三朝官居侍书,长在朝中。
共历仕七朝,官至太子少师,
封河东郡公,以太子太保致仕,故世称“柳少师”。
咸通六年(865年),
柳公权去世,年八十八,追赠太子太师。
柳公权的书法以楷书著称,
初学王羲之,后来遍观唐代名家书法,
吸取了颜真卿、欧阳询之长,
溶汇新意,自创独树一帜的“柳体”,
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
与颜真卿齐名,人称“颜柳”,
又与欧阳询、颜真卿、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
传世碑刻有
《金刚经刻石》、《玄秘塔碑》、《冯宿碑》等,
行、草书有
《伏审帖》、《十六日帖》、《辱向帖》等,
另有墨迹《蒙诏帖》、《王献之送梨帖跋》传世。
· 柳公权《玄秘塔碑》局部
· 柳公权《神策军碑》局部
· 柳公权《金刚经》局部
四、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
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之称。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楷书也自成一家。
在上溯晋唐、学习前人经典书法时,
对其影响最大的莫过于苏轼,
可以说
黄庭坚的手札小行书在很大程度上是学苏轼的。
主要书法作品:
《婴香方》《王长者墓志稿》
《泸南诗老史翊正墓志稿》
《苏轼黄州寒食诗卷跋》
《伏波神祠字卷》《松风阁诗帖》
《李白忆旧游诗卷》《诸上座帖》
《伯夷叔齐墓碑》《狄梁公碑》
《游青原山诗》《龙王庙记》
《题中兴颂后》《经伏波神祠诗》
《狄梁公碑》《书赠李方叔真迹卷》《荆州帖》。
· 黄庭坚《砥柱铭》局部
· 黄庭坚《寒山子庞居士诗帖》局部
· 黄庭坚《梨花诗》局部
五、怀素
怀素(737-799,一说725-785),
字藏真,俗姓钱,永州零陵人(今湖南零陵),
唐代书法家,以“狂草”名世,史称“草圣”。
自幼出家为僧,经禅之暇,
爱好书法,与张旭齐名,合称“颠张狂素”。
怀素草书,笔法瘦劲,飞动自然,
如骤雨旋风,随手万变。
他的书法虽率意颠逸,千变万化,而法度具备。
北京大学教授、引碑入草开创者的李志敏评价:
“怀素的草书奔逸中有清秀之神,
狂放中有淳穆之气”。
怀素与张旭形成唐代书法双峰并峙的局面,
也是中国草书史上两座高峰。
传世书法作品有《自叙帖》《苦笋帖》
《圣母帖》《论书帖》《小草千文》诸帖。
· 怀素《小草千字文》局部
· 怀素《自叙帖》局部
六、苏轼
苏轼(1037-1101),字子瞻,
又字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
世称苏东坡、苏仙 ,
眉州眉山人(今属四川省眉山市),
祖籍河北栾城,
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擅长写行书、楷书,
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他曾经遍学晋、唐、五代的各位名家之长,
再将王僧虔、徐浩、李邕、颜真卿、杨凝式等
名家的创作风格融会贯通后自成一家。
他曾自称:
“我书造意本无法”、“自出新意,不践古人”。
黄庭坚称他:
“早年用笔精到,不及老大渐近自然。”
这说明苏轼一生屡经坎坷,
致使他的书法风格跌宕。
存世作品有《赤壁赋》、《黄州寒食诗》
和《祭黄几道文》等帖。
· 苏轼《寒食帖》局部
· 苏轼《洞庭中山二赋》局部
· 苏轼《天际乌云帖》局部
七、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
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
明代杰出画家、书法家、文学家。
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
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
长州(今江苏苏州)人。
其与沈周共创“吴派”。
在画史上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
在诗文上,
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
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
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
文征明于书法则是博飞专精的典范。
文征明的小楷造诣最高。
主要师法传为王羲之的《黄庭经》、《乐毅论》
以及钟繇《宣示》,王献之《十三行》等,
又能融入唐人小楷笔法于一炉,
形成"温纯精绝"的自家风貌。
· 文徵明《行书千字文》局部
· 文徵明《滕王阁序》局部
· 文徵明《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局部
八、褚遂良
褚遂良(596年-659年),字登善,
杭州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
祖籍阳翟(今河南禹州),
唐朝政治家、书法家。
褚遂良博学多才,精通文史。
显庆三年(658年),卒于官,享年63岁。
天宝六年(747年),配享高宗庙庭。
褚遂良工于书法,初学欧阳询,
后学习舅父虞世南,终法于“二王”,
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
其代表作品主要有
《伊阙佛龛碑》、《孟法师碑》、
《房玄龄碑》、《雁塔圣教序》等。
褚遂良书法则能汲取众家之长,
不被前辈们多抑制,
他的字给人感觉骨肉分量达到均衡,
且刚柔并济,清朗秀劲,英俊潇洒,
力和美、骨与韵趋于一体,
“真正开启‘唐楷’门户,堪称隋唐楷书过度的桥梁”,
最终推动了唐代尚法书风的形成,
对唐代乃至后世书法的延续和创新提供了借鉴。
· 褚遂良《雁塔圣教序》局部
· 褚遂良《倪宽赞》局部
· 褚遂良《阴符经》局部
九、欧阳询
欧阳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汉族,
唐朝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
唐朝著名书法家,官员,楷书四大家之一,
南梁征南大将军欧阳頠之孙,
南陈左卫将军欧阳纥之子,
南朝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
出生于衡州(今湖南衡阳),
祖籍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
欧阳询与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
并称初唐四大家。
因其子欧阳通亦通善书法,故其又称“大欧”。
他与虞世南俱以书法驰名初唐,并称“欧虞”,
后人以其书于平正中见险绝,
最便于初学者,号为“欧体”。
代表作楷书有
《九成宫醴泉铭》《皇甫诞碑》《化度寺碑》,
行书有《仲尼梦奠帖》《行书千字文》。
对书法有其独到的见解,
有书法论著
《八诀》《传授诀》《用笔论》《三十六法》。
所写
《化度寺邑禅师舍利塔铭》《虞恭公温彦博碑》,
《皇甫诞碑》被称为“唐人楷书第一”。
· 欧阳询《九成宫》局部
· 欧阳询《李誉墓志》局部
· 欧阳询《虞恭公碑》局部
十、赵孟頫
赵孟頫(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
字子昂,汉族,号松雪道人,
又号水晶宫道人、鸥波,中年曾署孟俯。
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
南宋末至元初著名书法家、画家、诗人,
宋太祖赵匡胤十一世孙、秦王赵德芳嫡派子孙。
赵孟頫博学多才,
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
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
解鉴赏,书画诗印四绝,
当时就已名传中外,尤其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
赵孟頫亦善篆、隶、真、行、草书,
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
创"赵体"书,
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孟頫的传世书迹较多,
有《洛神赋》、《道德经》、《胆巴碑》、
《玄妙观重修三门记》、《临黄庭经》、
独孤本《兰亭十一跋》、《四体千字文》等。
· 赵孟頫《汲黯传》局部
· 赵孟頫《三门记》局部
· 赵孟頫《秋兴赋》局部
这些在书画史上永不落幕的“繁星”,
留给我们的将是永久的财富。
再次向他们致敬!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