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暖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如何开启网络游戏“健康模式”?检察官与行政执法员来支招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1-13 10:00:31    


近日,国务院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随着触网年龄越来越低,互联网已经深入未成年人日常生活,成为他们获取知识、休闲娱乐的重要工具。但是许多家长对孩子“触网”,尤其是玩网络游戏忧心忡忡,可以说是“谈网络游戏色变”,未成年人向网络游戏进行大额充值的案件也是屡见报端。

如何健康地玩网络游戏?怎样才能让网络游戏进入“健康模式”?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检察院“静心未你”团队与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执法大队为大家支招,也从保护未成年人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无“ISBN”号游戏涉嫌违法

长时间沉溺、高额充值、画面血腥暴力……在许多人印象中,网络游戏总是伴随着许多负面的表现,似乎和健康沾不上边。那么,如何健康地玩网络游戏?网络游戏“健康”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静安区文化和旅游局执法大队相关执法人员介绍,要健康地玩游戏,首先网络游戏本身要“健康”。

网络游戏作为电子出版物的一种,根据《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第一章第二条的规定:本规定所称网络出版服务,是指通过信息网络向公众提供的,具有编辑、制作、加工等出版特征的数字化作品,范围主要包括文学、艺术、科学等领域内具有知识性、思想性的文字、图片、地图、游戏、动漫、音视频读物等原创数字化作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下简称《未保法》)第五章第七十五条的规定,网络游戏经依法审批后方可运营。

所以,一款健康的网络游戏是需经依法审批后方可运营的。

玩家可以在进入游戏界面后看是否标明了“ISBN”号,也就是国际标准书号。如果没有标明,那这款游戏可能未依法进行审批,相关运营者可能涉嫌未经依法审批运营网络游戏。

如果未成年人、家长发现有类似的违法行为,可以拨打12345市民服务热线,相关部门接到线索举报后会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及时处置相关的违法行为。

游戏提供者必须有效监管

除了网络游戏本身的健康要求,根据《未保法》等相关领域的规定,对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也有“健康”的要求。

“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当要求未成年人以真实身份信息注册并登录网络游戏。”文化执法人员介绍,这就是实名认证系统,现在注册游戏账号都必须进行实名认证,在此基础上网络游戏公司能对不同用户进行差别化管理,并且会在特定的时间段限制上网。

对于目前出现的有未成年人冒用成年人身份信息进行网络注册,进行大额消费的现状,检察官表示,根据《未保法》第五章第七十四条的规定: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络音视频、网络社交等网络服务提供者应当针对未成年人使用其服务设置相应的时间管理、权限管理、消费管理等功能。这需要文旅局、检察机关等诸多职能部门,对包括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等在内的网络行业进行有效督促监管,也需要家长对未成年人进行观念上的正确树立与引导。同时,学校作为未成年人学习的主阵地,更要有对未成年人全方位进行培树的意识。

近期,静安区文化执法大队还办理了一起儿童手表网络游戏案,在儿童手表平台中运营者未注明网络游戏版号,也没有要求用户用真实身份信息注册、登录游戏。用户可以通过微信扫码的方式对其充值消费,每笔充值数额虽小,但终会聚沙成塔。

文化执法人员认为,在这一过程中未成年人未经监护人同意扫码充值消费、沉迷网络等负向影响也会持续影响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

“随着网络的深入,从电脑、平板电脑、手机,到现在还有儿童手表,可以说都变成网络洪流中的一朵浪花,但是每朵浪花都有激起千层浪的可能,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时刻紧绷未成年人保护的这根弦,积极履职、能动履职,将网络监管纳入到日常巡查的视线中。”文化执法人员说。

一只小小的儿童手表内可能存在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的网络游戏,一部手机内可能隐含着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信息……身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时代的未成年人,是网络游戏的重要用户群体。正因如此,让未成年人健康地玩网络游戏需要家庭、学校、司法机关、政府等多方主体承担起各自的守护职责,共同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