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暖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百科 >

流里流气的由来竟然是明朝两个农民起义军领袖的名字

115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3-12-28 22:08:27    

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流里流气”这一成语来形容那些举止轻浮、行为不端之人。久而久之,“X里X气”甚至成为了一个在口语中被频繁使用以加强语气、加深程度的构式,如傻里傻气等。许多人刚接触到“流里流气”一词及其含义时,往往会认为此处的“流”是指流氓,而流里流气就是某人举止气质很像流氓。

实际上,“流里流气”这个常用词起源自一场发生于明朝中期的农民起义,这场起义以两位领袖的名字命名,那便是“刘六刘七起义”。这场名字十分草率的起义一共持续了三年,是明武宗正德年间河北、山东等地百姓对朝廷不满态度的表现。尽管起义很快失败,但起义领袖的名字“刘六刘七”却在变为“流里流气”后一直流传到了今天。

尽管起义爆发于明武宗正德年间,但导致动乱爆发的原因却可以追溯到明英宗正统年间。宣德十年(1435),在位期间颇有作为的明宣宗朱瞻基三十八岁就英年早逝,年仅九岁的太子朱祁镇登上皇位,是为明英宗。随着“三杨”等可以依靠的老臣接连去世,明英宗开始亲政,大明王朝也由此走向了衰弱。

亲政后的明英宗宠信权宦王振,不但任由其擅权专恣、作威作福,还在其建议下执意御驾亲征,结果于土木堡之变中被俘。许多人认为,正是明英宗轻率的举动导致了明朝由盛转衰,此后一蹶不振。得到释放后,明英宗通过夺门之变将皇位从弟弟但手中夺回,但经历人生大起大落的他仍然没能学会如何治理好国家,导致社会矛盾持续激化。

大背景介绍完毕,再说说起义爆发地河北的具体情况。早在明成祖永乐年间,河北一带的百姓便被要求为朝廷饲养马匹,以供应明军组建骑兵与蒙古作战的需要。然而,这项政策虽然解决了明军对战马的需求,却成为了百姓的巨大负担。据《皇明经世文编》记载,由于实施过程中一些不恰当的规定,部分百姓甚至被迫“卖田产,鬻男女以充其数”,时人总结道:“江南之患粮为最,河北之患马为最。”

另外,许多官员、大地主不敢在北京城中过于嚣张,便在北京周边的河北各地大肆兼并土地、剥削百姓。以上种种原因导致了河北一带民怨沸腾,不少百姓被迫成为了流寇。但和许多人料想的不同,刘六、刘七兄弟并不是一开始就站在朝廷的对立面,恰恰相反,他们还曾协助官府抓捕贼寇、镇压起义。

刘六、刘七本名刘宠、刘宸,六和七分别是他们在家里众多兄弟当中的排名。他们出生在霸州文安县,也就是今天的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一带。刘六、刘七尽管出身贫寒,但都乐于助人、好行侠仗义,且身强体壮、擅长骑马射箭之术。据《明史》记载,他们原本曾被官府征召协助抓捕河北的贼寇,且立下过不少功绩,但后来权宦刘瑾的家奴梁洪向他们索贿不成,便将他们也诬陷为了盗匪。

没过多久,朝廷发出通缉令,官兵很快进驻了刘六、刘七的住所。走投无路的刘六、刘七只好投奔了大盗张茂,后来张茂遭到抓捕,刘六刘七本打算向官府自首,但却得到了必须上缴万金才能得到赦免的回复。正德五年(1510),权宦刘瑾因谋逆之罪遭诛,朝廷发出诏书允许刘六、刘七自首,但又要求他们抓捕其他贼寇戴罪立功,不愿遭到朝廷管束和节制的刘六、刘七再次放弃自首,并正式开始反抗朝廷。

同年十月,刘六、刘七在家乡霸州发动起义,早就对朝廷不满的百姓纷纷响应。与此同时,山东临清一带也有一名叫做杨虎的起义军领袖,他与刘六、刘七联合,率领义军转战于河北、山东、河南、山西等多地,史书记载:“破邑百数,纵横数千里,所过若无人。”

然而,起义军尽管声势浩大,一度号称达到数万之众,但终究难以与朝廷的兵马相抗衡。在四处转战扩张势力的过程中,先是杨虎在渡涡河时遇袭身死,后来刘六也于正德七年(1512)四月战死在湖北黄州。七月,刘七被官兵围困于江苏南通狼山,并在中箭后投水自尽。随着刘六、刘七等主要领袖相继遭诛,起义宣告失败。

综上所述,刘六、刘七发起的这场起义尽管在当时规模颇大,但实际上带来的影响十分有限。从事后角度看,起义军转战多省,一直缺乏一个牢固的立足之地,且组织松散、缺乏优秀将领,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朝廷虽在一开始措手不及,可一旦回过神来就能轻松将其平定。时至今日,绝大多数人在使用“流里流气”一词时已经不知道其背后的典故,但刘六、刘七之名仍然会以这种特殊的形式长久地流传下去。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