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暖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物简介 >

甲骨四堂——郭沫若生平简介及作品介绍

566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6-06 07:40:21    

郭沫若(1892~1978)

中国现代文学家、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原名开贞、字鼎堂。四川省乐山县人。生于清光绪十八年九月二十七日(11月16日)。1978年6月12日在北京逝世。

郭沫若

生平事迹 郭沫若1923年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医科。早年即投身于反帝反封建的新文化运动,成为中国新诗歌运动的奠基者,后逐渐接受马克思主义。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总政治部副主任。1927年参加南昌起义,并于南下途中加入中国共产党。大革命失败后,郭于1928年旅居日本,进行中国古代史和甲骨文、金文的研究,成为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开拓者,对古文字学有划时代的重要贡献。

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在周恩来的直接领导下从事抗日救亡运动,继续进先秦时期社会形态和诸子思想的深入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郭沫若历任政务院副总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以及全国文联主席、中国科学院院长兼历史研究所所长等职,并坚持进行学术研究工作。在考古学方面,他不仅将30年代的旧著一一修订重版,而且不断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他十分重视田野考古工作,关心中国考古事业的发展,对考古工作给予了极大的支持。

郭沫若学识渊博,才华卓著,对学术文化领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被誉为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甲骨文字的研究 郭沫若于1928年开始进行甲骨文字的研究。1929年夏,先后写成互为表里的《甲骨文字研究》和《卜辞中的古代社会》。前者是通过对一些已释未释的甲骨文字的阐述。来了解商代的生产方式、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如古代婚姻发展。天神上帝观念起源,商代奴隶的名称、来源、逋逃及身份、升迁,以及天文历数方面的问题,还论及农耕生产、贸易货币及音乐艺术。后者则对商代的生产状况和社会组织,进行了理论性的概括。

《甲骨文字研究》

1933年,郭沫若编辑出版《卜辞通纂》一书,选录已见著录和部分未见著录的甲骨精萃。全书除《别录》部分收录他在日本征集到的129片外,正编所收800片分干支、数字、世系、天象、食货、征伐、略游、杂纂8项,逐片进行简明考释,还在每项之后作一小结。1937年编辑出版的《殷契粹编》一书。则从善斋所藏甲骨中选录1595片,按与前书大体相同的类别编排和考释。两书集中了殷墟科学发掘以前出土甲骨的珍贵部分,所作考释又有很多创获,能够帮助读者由浅入深地系统了解甲骨文字的全面情况,因而迅速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极大重视,至今仍对甲骨学和商史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卜辞通纂》

郭沫若在这两部书中的研究成果很多,例如,从卜辞中辨识沃甲和阳甲,使殷先王世次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得到解决;通过断片缀合,为王国维提出的先王上甲之后世次应为匚乙匚丙匚丁说增加了确证;释帚为妇,以妇某为人名,进而推定为武丁之妃。他与董作宾同时注意到甲骨文的分期断代问题,对董列举的贞人曾有所补充:在进行较多断片缀合的同时,又提出残辞互补问题等。在甲骨文的卜法、文例和书写方面,他也作了深入的研究。郭沫若晚年,还担任集成性大型甲骨资料汇编《甲骨文合集》的主编,为甲骨文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作出了贡献。

金文和青铜器的研究 郭沫若关于商周金文和青铜器的著作较多,在学术上作出的贡献也最大。他在1929年初步研究西周金文写作《周代彝铭中的社会史观》,以后的一段时间接连出版了六部专著:《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1931)、《两周金文辞大系》(1932)、《金文丛考》(1932)、《金文余释之余》(1932)、《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1934)、《两周金文辞大系考释》(1935)等。在《古代铭刻汇考》(1933)和《古代铭刻汇考续编》(1934)二书中,也收入了相当一部分金文研究的论文。在抗日战争期间,他写了《青铜器时代》一文,并对陕西新出土的西周铜器作了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对各地出土的许多重要商周铜器,也曾有专文论述。

《殷周青铜器铭文研究》

郭沫若根据可靠资料,科学地概括了中国青铜器时代的发展,进行了初步分期。他在《两周金文辞大系》中,将中国青铜器时代按铜器形制、花纹、文字(包括文体和字体)三方面的特点,划分成4期。他认为商代末期青铜器制作“已臻美善”,中国青铜器的滥觞时期“尚必在远古”。所分其余3期,相当于商代后期至战国末年,对其发展作了概括的论述。1945年所作论述,又另加战国末年以后的“衰落期”。这样,便使青铜器研究在发掘资料甚少的时候,突破金石学和古器物学的范畴,走上考古学的轨道。

郭沫若还创造了标准器断代法,对两周时期的有铭铜器,特别是西周铜器进行系统的整理研究。根据标准器断代,就是先选定从铭文可知年代的器物,以这些铭文中的人名事迹线索、文辞体裁、文字风格和器物花纹形制为标尺,对未知年代的器物进行断代。这种开创性的研究,实际上就是把现代考古学方法应用于商周铜器研究,从而取得较大的突破。例如,参考甲骨文资料,考定戊辰彝(肄簋)为帝辛二十年之器,使商代末年从此有了标准器;推断商代铜器中的图形文字为古代国族的名号,即所谓“图腾”的孑遗或转变。

又如,根据器物形制和花纹的对比,否定毛公鼎作于周初的成王或昭穆时期等旧说,将其年代改订为西周晚期的宣王;判定众说纷纭的秦公钟和秦公作于春秋中期偏晚的秦景公时期等。增订后的《两周金文辞大系》,共收西周之器250件,东周之器261件,分别按王世和国别编次,并且整的体系,成为可供古史研究利用的科学资料。郭沫若创立的标准器比较法,至今仍为金文研究者所沿用。

郭沫若特别强调图象学的重要意义,指出研究商周铜器的当务之急是对花纹进行分类和断代。他在《两周金文辞大系图录》中,按照器类和年代顺序,罗列当时能够找到的图象资料,第一次作成两周铜器的参考图谱。该书的序说《彝器形象学试探》和《青铜器时代》,又曾举例说明铜器形制和花纹的演变情况。

其他方面的研究 郭沫若还对秦刻石等铭刻资料的研究作出一定的贡献,著有《石鼓文研究》(1936)、《诅楚文考释》(1947)等。另外,又曾根据南京附近出土的东晋时期王、谢等家墓志,重新提出王羲之《兰亭序帖》的真伪问题,以《兰亭序帖》为唐人依托之作,曾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和热烈讨论。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