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暖百科
宋景诗是山东堂邑人,他家几代以来,都是贫农。咸丰四年(1854),宋景诗三十岁的时候,曾和许多农民一起,到离家乡十余里的冠县迎接过太平天国的北伐军。很多农民投入了太平军,跟着北上了。宋景诗带着对革命的向往和对地主满腔仇恨的心情,回到了家乡。
他的家乡和当时中国的其他农村一样,充满着贫困、饥饿、灾荒,造成这种灾难的主要原因是地主、官府的残酷压榨。因此,他的家乡的农民也和其他各地的农民一样,具有反抗、斗争、革命的要求。这种要求,在太平天国和捻军斗争的鼓舞下,更加强烈了。
1860年,农民们因为连年灾荒,连吃糠咽菜都很困难,官府却还要增收农民的赋税。于是,山东各地农民到处掀起了抗粮运动。堂邑周围的农民群众在宋景诗的领导下,集合了万余人进行反抗。
1861年3月29日,宋景诗带领群众打进了冠县县城,焚烧衙署,劫放狱囚,开仓取粟,救济穷民,正式举起了武装起义的旗帜,这支起义军叫作“黑旗军”。
和黑旗军同时起义的,还有属于白莲教系统的黄旗军、红旗军、白旗军、绿旗军等,宋景诗与他们联络配合得很好。他们提出了“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的口号,到处受到贫苦农民的拥护和支持。因此,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各支起义军先后攻占了山东西北部的十三个县城,声势盛大。
反动统治阶级见起义军发展迅速,起义地区又靠近京城,十分害怕,便赶快调集了数万大军,兵分三路,想用压倒性的优势兵力扑灭革命力量。在这种情形下,起义军遭到了暂时的挫折。
同治元年(1863),宋景诗重整旗鼓,带着队伍回到了家乡附近的临清。在家乡等着他们的,不仅有清政府的官军,而且还有当地地主阶级自己组织起来的反动武装——“团练”。这些团练武装,都是由当地的恶霸土豪所掌握,对革命农民抱着很深的阶级仇恨,其中尤以杨鸣谦领导的“柳林团”和王二香领导的“冈屯团”最为凶狠毒辣。黑旗军对这两个“民团”“白天打,黑夜打,见天儿打”,打得这两个凶狠的地主武装,龟缩在圩( wéi)子里不敢伸头,杨鸣谦和王二香也被宋景诗用计杀死。从此以后,黑旗军又连续战胜了清军的多次进攻,取得了很大的胜利。
黑旗军的纪律是很好的。他们规定:不许敲诈民财,不许占住民宅,不许奸盗邪淫。走路行军绝对不踩庄稼,到一个地方只在野外扎营,不进村庄。黑旗军每到一处,都先出告示安民,公卖公买,不赊不拿,并把反动及逃亡地主的土地和粮食,分给贫苦农民耕种、食用。所以,人民群众对于黑旗军爱护备至:妇女们为黑旗军巡风;小孩们为黑旗军遛马;打仗时,农民们扬土助阵。正因为如此,后来黑旗军虽只剩两千多人,仍然能屡次打退三四万反动武装的攻击。
清朝统治者为了拔去这个眼中钉,最后调动了它的王牌军——僧格林沁的队伍和直隶总督刘长佑的队伍,联合起来向黑旗军进攻。1863年9月21日,两军会战。反动派的优势兵力逼使黑旗军不得不撤退。撤退时,宋景诗叫人在圩子上遍插旌旗,锣鼓不停。第二天僧格林沁扑进圩子,只见绵羊倒悬,羊蹄击鼓,老牛曳车,车插旌旗,而起义军却早已不见了。
可惜从此以后,起义军就兵分四散,有一部分被清军击败;另一部分人,在宋景诗率领下,和捻军会合起来,继续战斗。(宫明)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