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暖百科

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活常识 >

什么是缓刑?来学习一下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25 08:30:25    

《刑法》第四章专门拿出来第五节,用了整整一节的内容对缓刑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的规定,需要深入研究的,可以翻出法条仔细的研究。

一、缓刑是什么

根据《刑法》规定,缓刑是被判处一定刑罚的犯罪分子,在一定期限内附条件不执行所判刑罚的一种执行方式,是对刑罚的暂缓执行。说句白话,就是判刑后,符合一定条件的罪犯,不需要去监狱或者看守所内被限制人身自由,不需要去里边受苦,只需要在外边就行了。当然需要符合条件的才行。

与缓刑相对应的就是实刑。

二、什么情况下会判处缓刑?

《刑法》规定符合下列其条件的,可以判处缓刑:(一)犯罪情节较轻;(二)有悔罪表现;(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同时还规定了对符合以上条件,同时不满十八周岁、怀孕妇女、已满七十五周岁,这三种情形的,应当宣告缓刑。

一般缓刑的对象必须是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也就是一些轻微的刑事犯罪,真正厉害的或者应当判处重罚的犯罪分子,如果任其再在社会上游走,可能会再次带来更大的社会危害,因此是不被允许缓刑的。

三、缓刑需要多长时间?

《刑法》第73条规定,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比如法院最终判决:有期徒刑一年,则缓刑需要在一年至两年左右。判一缓二,判三缓四都是比较常见的判决结果。有时候判处缓刑,同时附加罚金刑,或者禁止令等。

四、缓刑会不会留下案底,会不会影响子孙后代?

这是肯定的。

缓刑也是刑罚的一种,只是执行方式的变化。能够判处缓刑,说明案件已经构成了刑事犯罪,应受刑事处罚。会对后代造成影响,比如入伍参军,入党之类的,都会受到影响。

五、缓刑需要注意什么

(1)在缓刑考验期内要遵守各项规定,比如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遵守考察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

(2)不要以为缓刑就什么是事情都没有了,缓刑都是有期限的。否则一旦不遵守缓刑考验期内规定,缓刑就要被撤销,执行原判刑罚了。当然如果缓刑考验期内平安无事,则原判刑罚就不再执行了。

(3)如果缓刑考验期内犯新罪或者发现了漏罪,那就会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审理后合并判决。

(4)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即便符合以上缓刑的条件,也不适用缓刑,这是对以上两种情形下的加重处罚。

总之,《刑法》上规定的四百多个罪名,每一个都是我们不能触碰的红线,不管是故意还是过失,一旦构成都需要我们付出惨重的代价。即便是最后判处缓刑,但也会在我们人生履历上重重的砸下一个沉重的记号。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暖百科 琼ICP备2023010360号-5